2024年7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左笑叢教授團隊(通訊作者為左笑叢教授和謝悅良教授)在Pharmacotherapy(2024年IF2.9)發表了“靜脈注射硫酸黏菌素與多黏菌素B在重癥患者中的急性腎損傷:一項真實世界回顧性隊列研究”,題為Acute kidney injury with intravenous colistin sulfate compared with polymyxin B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real-worl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背景:多黏菌素已重新成為碳青霉烯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的最有效治療選擇。多黏菌素導致的腎毒性是影響其臨床使用的重要因素。多黏菌素 B 和硫酸黏菌素是兩種廣泛使用的多黏菌素活性制劑。然而,缺乏對兩種制劑之間的腎毒性對照評估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較多黏菌素B和硫酸黏菌素在重癥患者中的腎毒性。方法: 我們對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靜脈注射多黏菌素B或硫酸黏菌素超過48h的重癥患者進行了回顧性隊列研究。主要結局是與多黏菌素相關的急性腎損傷(AKI)發生率,次要結局是30天全因死亡率。此外,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法確定了多黏菌素誘導的AKI和30d全因死亡率的危險因素。結果:本研究共納入473例患者。與接受硫酸黏菌素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多粘菌素B治療的患者在未匹配隊列(20.8% vs. 9.0%,p = 0.002)和傾向評分匹配隊列(21.1% vs. 7.0%,p = 0.004)中 AKI 的總體發生率顯著更高。但兩組之間在30天全因死亡率上沒有顯著差異。多黏菌素類型、膿毒性休克和同時使用血管加壓藥被確定為多黏菌素誘導的 AKI 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與接受硫酸黏菌素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多黏菌素B治療的患者AKI患病率更高,但兩組之間在30天全因死亡率上沒有顯著差異。需要進一步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和更大的樣本量來驗證這些發現。